4月7日,新聞出版總署在沈陽召開全國報刊退出機制試點工作經驗交流會。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發表書面講話指出,遼寧、河北兩省試點工作已產生較好的示范效應,帶動了全國報刊評估和退出工作,要認真總結全國報刊退出機制試點經驗,全面啟動報刊退出機制工作。
柳斌杰在講話中總結了遼寧、河北兩省的具體工作經驗,領導高度重視是試點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建立協調工作機制齊抓共管是完成試點任務的重要保障,將報刊年度核驗工作與報刊評估退出緊密結合是實施報刊退出的重要抓手,實施科學評估、規范工作程序是保證報刊順利退出的重要環節,制定切合實際的配套政策是做好報刊退出工作的重要保證。經過艱苦工作,兩省順利實現了報刊平穩退出的目標。
柳斌杰指出,兩省試點工作已產生了較好的示范效應,帶動了全國報刊評估和退出工作。2009年以來,江西、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已先后制定了報刊綜合質量評估辦法和指標,江西、內蒙古、廣西、海南、湖南等省區12家報刊退出停辦,各。▍^、市)通過調整報刊定位、兼并整合資源等形式調整的報刊已達188種。浙江、遼寧等地還將工作向相關領域拓展,制定了記者站評估和退出辦法。
柳斌杰指出,建立報刊退出機制,是進一步深化報刊出版體制改革的需要,是促進報刊產業發展的需要,是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報刊出版管理水平的需要。在實施報刊退出機制工作中,各新聞出版單位要進一步認識建立報刊退出機制的重大意義。
柳斌杰明確指出,2010年是出版體制改革的決勝之年,也是報刊體制改革全面啟動之年,將全面啟動黨報黨刊發行體制改革和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企改制工作。此次會議就是啟動全國報刊退出機制的動員會,各地要在全面評估等級的基礎上,從當地工作實際出發,按照分類實施、優勝劣汰、調整結構、有利發展的原則,逐步建立報刊退出機制,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報刊品牌。為此,柳斌杰提出了四點具體要求。
一是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快建立報刊退出機制。加快建立報刊退出機制,是推進報刊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必須要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手段、改革的措施實施報刊退出,要通過報刊有序退出深化報刊體制改革。要充分考慮報刊區域市場環境和資源環境的差異,明確各類報刊功能定位,對不同類別的報刊實行區別對待、分類評價,在制定規劃、出臺政策、配置資源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幫助不同類別的報刊出版單位更好地發展,使布局更加合理。
二是建立報刊退出機制要運用好科學的評估手段。開展報刊評估是建立報刊退出機制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即將出臺的《報紙期刊質量綜合評估辦法》(試行),新聞出版總署將實行評估制度,對經評估指標判斷為不符合要求的報刊,堅決予以退出。報刊退出有三種形式:報刊調整定位,包括報刊調整業務范圍、報紙改為期刊;由有實力的傳媒集團或報刊企業兼并、重組或托管;報刊停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退出報刊的刊號資源,由各省留用、自主調控。
三是建立報刊退出機制要科學求實。在報刊評估工作中,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和報刊主管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報刊出版單位要完整如實填報報刊的相關數據,對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四是建立報刊退出機制要充分發揮專家和中介機構的重要作用。報刊評估工作要將評估任務委托給中介機構和相關專家,這是保證評估工作科學性、客觀性的重要條件,也是深化出版體制改革、推動我國出版業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要通過審慎的態度、公正的立場、科學的方法、嚴謹的作風把報刊評估這件大事抓緊、做實、辦好,讓被評估單位信服、行業認同。
柳斌杰最后指出,自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以來,報刊管理開展了多次治理整頓工作,這次實施報刊退出機制工作,其重要意義、涉及范圍、觸及利益、可預見的難度和復雜程度,都遠遠超過以往。希望大家高度重視,振奮精神,迎難而上,改革創新,交上一份令中央領導和全行業滿意的答卷。(記者曹亞寧 牛春穎)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